第二百六十七章 必须得给咱弟加加担子了!

家兄朱元璋 恰在时节逢上君 加书签

天才一秒记住【小粉书】地址:xiaofenshu.cc

朱元启说完之后,也没有再说话,而是等着所有人的慢慢去想,他自己也知道,这么一个新东西出来,而且又是涉及到每一个人,必然需要时间去思考。

而朱元启所说的,也差不多是大明新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不会代替现有的,而是新增加的,只是这个增加的制度,会将现有的制度进行压缩。

这些,都是朱元启之前有一定的想法,经过昨晚彻夜想出来的,他也不敢说这样做就一定会杜绝那些一直存在的,但只要总体之上,是好的一面,那就可以了。

朱元璋在经过兴奋、激动之后也是慢慢平静下来,开始想着朱元启所说的话语,但即便是平复下来,朱元璋依旧觉得这个法子无比的好。

若是实行朱元启说的这个法子,那些真正接触百姓的底层官员,才会真正将心思放在发展民生之上,而不是想着走一些歪门邪路。

纵然不能说全部人都会这样去做,但起码,大部分人绝对会去这样做,而且各部联合组织协调,加上监察部与锦衣卫的介入监督,也基本能有效杜绝那些想要行贿或者受贿的人。

在这一点的看法上,朱元璋与朱元启是完全一致的。

朱元璋随即看向李善长。

“咱弟所说的这个百强县,你们以为如何?

百室,你先说说。”

众人听见朱元璋的声音,也是缓缓回过神来,尤其是李善长,听到朱元璋的话,心中也是一苦。

朱元启所说的,对于大明而言,确实是极大的喜事,也确实是为他们这些儒生官员谋取利益,因为这些奖赏,一般人都是极难能够得到的。

尤其是载入史册,大书特书,供后人参考,使留名者真正能够做到流芳百世,才是最大的杀手锏。

不管是任何人,能够将自己的想法以及所做的,记入史册,并且进行注明,哪个不眼红?

但尽管朱元启是真正的给他们争取到了这些,真正的是为大明为好,但不可否认的是,朱元启所说的,是一种新制度的敲定与执行。

朱元启所说的这个制度,完全是颠覆过往的,往前没有任何文献可以作为参考。

这就意味着,这一次,实际上是对大明的一种改革,而纵观古今,改革带来的,有好有坏,尽管现在听着非常合理,但实际执行中呢?

而且每次改革,几乎都是伴随着鲜血,没有哪次改革,是平静的。

只不过这次朱元启提的,确实是站在他们读书人的角度上,这才没有人站出来反对,但是否支持,还尚未可知。

现在朱元璋让他来说,这事他只能选择站队,要么支持,成为牵头人,要么反对,直接站在朱元璋与朱元启的对立面,李善长心中,怎么能高兴得起来。

朱元璋的话语落下,所有人顿时又将目光放到李善长身上,李善长见状,只得站出身来。

“禀皇上,明王,对于明王所说的这个百强县,在下认为,这对于大明而言,确实有利于大明,对于底下官员,也是极为有利的。

但此法,还需进行商议,因为明王所说的新制,尤其是这个指标,无比重要,这将关乎是百姓以及大明官员的未来。

而这个指标的制定,还需要彻底在每一个方面,全部商议落定之后,才能执行。

除了指标,中书省牵头,各部协调,同样需要商议出具体的职责,以便进行落实到位。

尤其是大明每一县的了解,也是一个需要时间以及人力去完成的,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做的。

简而言之,在下认为,此新制可行,但需要将各方面的细节之处全部敲定,才能推行。”

朱元璋与朱元启听到李善长的话,都是暗道一声老狐狸,李善长这番话,看似说了,但又什么都没有说,看似站队了,但又没有完全站队。

李善长说的这些,谁心里都清楚,这个新制,定然是不能草草推行,必然是要经过无数次的商议,确定好细节,才能推行的。

至于时间,定然也需要时间,人力更是不用多说,这也是必须的,所以为什么才说李善长说了这些废话呢。

不过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朱元启,也没有去怪李善长,毕竟别人已经是丞相了,国公了,进无可进,又涉及到新制,谨慎一些也是正常。

而朱元璋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随即将目光看向刘基,他现在就希望刘基,能够继续发挥出以往的实力,只要是真正对大明有益的,他就无惧任何人,任何话语。

朱元璋眼神期待,缓缓开口。

“百室所说的,确实不错,这个新制,确实极好。

伯温,你也说说,咱弟明王所说的百强县,你认为该如何?”

刘基神色严肃,当即站出。

“禀皇上,明王所说百强县,在下认同,在下认为,应当尽快商议出指标、各部如何执行等事宜,以让此事尽快推行。

如同李相所言,此事不仅是对大明,更是对百姓以及官员的幸事,有了这一套具体奖惩指标,可以让那些真正为大明,为百姓而努力的官员,不被辜负,也能让皇上以及天下人,都知道是如何做的。

除此之外,也能让那些在其位不谋其政的人无处遁形。

并且明王已经言明,此制度,只是在原有制度之上,进行的新增,并不作为取代。

此制度,当推行大明!

此新制,若有阻拦者,当诛!”

朱元璋听着刘基的话,顿时笑了。

尽管他有时很是不喜刘基,但有的时候,刘基说的话,朱元璋对其就很是满意,因为那些话,别人不敢说,他不能去提,只有让人说出来,而刘基完美符合。

李善长在听到刘基的话语,心中也是一叹,有的时候,他也不得不佩服刘基,这人有些时候,是真的不怕得罪人。

在李善长眼中,刘基这个人迂腐是真的迂腐,固执己见,但为了大明,有些时候是完全不怕任何人,哪怕朱元璋,刘基都敢直接反对,并且说得朱元璋有些时候哑口无言,他李善长,自认为做不到。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大宣武圣》《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致命打击:枪火游侠佣兵路》《仙工开物》《我的梦境可以捡到至宝》《我用游戏改变了时间线》《在求生综艺被植入大佬人设》【酷狗小说】《希腊:宙斯让我做天后?》【小黑书

《家兄朱元璋》转载请注明来源:小粉书xiaofenshu.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家兄朱元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小粉书只为原作者恰在时节逢上君的小说《家兄朱元璋》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恰在时节逢上君并收藏《家兄朱元璋》最新章节。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来自西伯利亚的北极熊裹挟寒流一路南下。面对全世界的质问,乔治理直气壮:我蛮夷也!

鲇鱼头 连载 266万字

黜龙
黜龙

此方天地有龙。龙形百态,不一而足,或游于江海,或翔于高山,或藏于九幽,或腾于云间。一旦奋起,便可吞风降雪,引江划河,落雷喷火,分山避海。此处人间也有龙。人中之龙,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一时机发,便可翻云覆雨,决势分野,定鼎问道,证位成龙。作为一个迷路的穿越者,张行一开始也想成龙,但后来,他发现这个行当卷的太厉害了,就决定改行,去黜落群龙。所谓行尽天下路,使天地处处通,黜

榴弹怕水 连载 502万字

谍影:命令与征服
谍影:命令与征服

……特务处小萌新。庸人一个。啥都不懂。抓日谍就是开盲盒。雷达扫描。抓到谁就是谁。没事就搞钱……泡制假情报……搅动风云,幕后黑手,世界乱不乱,由我说了算。搞建设不行。但是搞破坏很行。打闷棍技术Lv99……于是……一个奇葩游走在黑暗中……有人趋之若鹜,有人恨之入骨……走着走着,路好像走歪了?……

拉丁海十三郎 连载 777万字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这是一个内测玩家带着角色数据乱入现实东汉末年的故事。开局中平五年大乱中的并州,这一年董卓还未进京,丁原还在路上,吕布尚未崛起,貂蝉正待长成。首先第一步,走吕布的路,让吕布无路可走。

剑从天降 连载 212万字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传说在平安县里有一间小卖部,里面可以买到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比如有啤酒、饮料、方便面,还有头油、发蜡、护发素,当然也有枪支弹药大砍刀这些。东家徐三是个买卖人,来了都是客,绝对不会出现店大欺客的问题。

燕雀MKII 连载 346万字

[历史] 大汉昌邑王 南柯子子
[历史] 大唐国妖 毙稿
[历史] 明末第一强藩 日日生
[历史] 重生西亚之亿万富翁 墨罂粟
[历史] 大唐西域少年行 海命
[历史] 淘宝大明 朝盖
[历史] 猎明 青铜人头
[历史] 大明至圣 一叶一钢筋
[历史] 三国之蜀汉复兴 日出泉城
[历史] 宦海风流 天堂发言人
[历史] 娶个毛妹当老婆 羽林虓
[历史] 明末龙腾 风再起时
[历史] 大明之帝国再起 黑云长剑
[历史] 三国云飞扬 燕云
[历史] 千年军国 行者雷昂
[历史] 汉家日月 江南蛰雷
[历史] 樱花下的血刀 雪夜中的十三
[历史] 无赖帝师 天舞野望
[历史] 三国之帝统天下 君千叶
[历史] 乌衣天下 南明鲤火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粉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小粉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4-12-11 23: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