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兄弟两人的愤怒与杀意,大军调动

家兄朱元璋 恰在时节逢上君 加书签

朱元璋与朱元启还在聊着小时候两人的趣事,相互打趣着,过了一会,见朱标与朱义总算吃完碗里的饭菜,才停下来。

王长梁几人将碗筷收拾了一番,就留在了外面,随时等候着朱元璋与朱元启的传唤。

只不过两人现在也无心理会他们,看着朱标与朱义,都是笑了。

“怎么样?这饭菜如何?”

朱元璋率先问向两个小家伙,朱标与朱义闻言都是脸色一苦,纷纷摇摇头。

“爹,叔父,咱说实话,这饭菜,难以下咽,孩儿知道这是咱们娇生惯养了,这一路走来,虽然之前都有吃过,但随着越加远离应天,饭菜也确实越来越差了些。”

“爹,伯父,这饭菜确实难吃了些,也就像标哥说的,走得越远,确实就饭菜来说,确实越发难吃。

这段时间,我们也才知道,原来民间的生活,是这样的,白天面朝田地,一直忙碌着,不得空闲,或许到了晚上,才有那么点时间吧。

看着田地上烈日晒着的孩童,我心里有些难受,说不上来为什么,但就是有些堵。”

听着朱标与朱义的话,两人都是笑了,笑得很是欣慰,这两个小家伙虽然没有吃过这些苦,起码认知没有出现偏差,没有瞧不起,只要思想没有出错,那就是好事,毕竟这两个小家伙还小,还有的是时间来慢慢调教。

朱元启随后便收起了笑意,缓缓出声。

“是啊,越是远离应天,百姓的生活越加艰难,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出来这么远看看百姓的生活。

你们要记住,越是偏远的地方,因为权力的抵达,定然会有不同,应天附近好,是因为我们就在应天,所以必须得好。

而远的地方,如果我们不来,我们就永远不会知道,我们不能指望会有人来说这些事,即便有人说了,但若是其他人不认同,当你们看见的,又确实是一片繁荣,你们会信那个人所说的吗?

你们也知道,以后你们长大了,大明早晚要交到你们手中,到时,你们也要记得,底下人说的,不得不信,但不可全信,想要真正知道民间的生活,就需要像现在这般,自己出来看。

出行不能让这些官员看见了,不然,到时你们看见的,就是他们想让你们看见的。

而只有这样见到的,才是最真实的,也是对接下来,该如何制定民生政策,才是最有利的。

一路走来,你们都看见了,百姓其实很忙的,告诉你们一件事,若是五口之家,每一个人,需要耕地近五亩,这些地,若是偷懒,那么第二年就会赶不上春种。

而就是这样,他们一年忙碌下来,在没有灾难的情况下,还得省着吃,才能够坚持到第二年秋收。

所以就如同你们看见的,所有人都在忙,因为不能停,停下就意味着,第二年,有可能要饿肚子。

其实现在来说,比之前已经好了太多太多,大明每年要拿出三分之一的税银以及税粮,来支持建设安置地,建设村庄,才有了如今。

而且最初的前两年,更是拿出了一半多的税银以及税粮来做这些事,那时候每个人,都是勒紧裤腰带在过日子,哪怕是现在,由于北地治理逐渐延伸,大明,依旧缺钱缺粮。

但即便是这样,也要坚持去做,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朱元启停顿了一下,等两个小家伙思考一会,才再次开口。

“你们也都知道,我们当初是怎么过来的,那个时候,大部分地区遭灾,其实遭灾也没有什么,苦一苦,其实也能挺过去。

但是那时候的朝廷啊,不管不顾我们这些百姓的艰难,依然变着法的来收税粮,肆意杀害我们这些他们眼中的‘南人’,即便是有赈灾之粮,但都被那些人给贪污了,几乎没有到过我们这些百姓的手中。

后面又遭瘟疫,许多人逃难,居无定所,成了流民,这也是为什么到处都是义军的原因之一。

而现在大明建立了,我们若是不做这些,百姓们依旧吃不上饭,依旧饿着肚子,他们就会当初我们一样,四处起义,要推翻大明。

所以啊,哪怕大明再苦,我们也一直在做。

你们要记住,朝廷若是想要安稳,必须先让百姓过得安稳,百姓只要有口吃的,不会被饿死,他们是不会去行那造反的事的。

这也是即便他们很忙碌,风吹日晒,依旧有说有笑的原因,因为他们知道,这粮种下去了,就有了希望。

只要百姓安稳了,即便有想要为了自己的野心,要造反的,也很难成事,因为没有百姓会跟随他。

若是他破坏了百姓安稳的日子,百姓反而会怨恨他,而不是去帮他。

当然,你们需要注意的,需要学的,其实还有很多,现在,暂时就先教你们这些,我刚刚说的话,你们下去之后,都好生想一想。

等回应天之后,我们到时候可是要问你们感受的,要是没有,后果你们自己想。

你们要记住,民生的稳定,是朝廷稳定的基础,民生若不稳,朝廷,也将不稳。”

朱元启说了很多,但说的,都是朱标与朱义目前经历过的,亲眼见过的事,其他的,还有很多很多,但朱元启知道,这些都是慢慢来的,说得太多,反而会让朱标与朱义混淆。

而且这种经历过的,他们才会记得深刻,才会印在心里,长大之后,才会知道该怎么去做。

朱元璋在一旁看着,没有出声打扰朱元启对朱标与朱义的教导,而朱元启说的这些,也是说到了朱元璋心坎里去了。

他这么为百姓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让百姓安稳下来,因为他就是从那个时候过来的,他深知,百姓若是依旧食不果腹,面临饿死之境,前元义军四起的场景,还会在大明出现。

尤其是朱元启说过的一句话,朱元璋深深赞同。

只要大军的军权握在手中,不求百姓丰衣足食,只要百姓一年劳作下来能够糊口,那么即便有人要反,也翻不起什么浪花来。

朱元璋深知一点,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在大明,谁若是不让百姓好过,他朱元璋就不会让那些人好过,在朱元璋看来,虐待百姓,就是在刨大明的根。

而朱标与朱义听后,越是彻底沉默了下来,没有说话,他们在思考着,思考着朱元启的这番话是什么意思,他们尽管很聪明,尽管看的书不少,但这个时候,他们发现理解起朱元启的这些话,还是很吃力。

朱元启虽然说得也不复杂,但无论是朱标还是朱义,眼下都还太小了些,他们感觉像抓住了重点,感觉又像没有抓住,感觉理解了,却又说不出来具体理解的是什么。

朱元璋看着两个小家伙皱眉沉思的样子,也是开口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粉书【xiaofenshu.cc】第一时间更新《家兄朱元璋》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家兄朱元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小粉书只为原作者恰在时节逢上君的小说《家兄朱元璋》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恰在时节逢上君并收藏《家兄朱元璋》最新章节。
神话版三国
神话版三国

坟土荒草 连载 3272万字

将军的小公主
将军的小公主

宴国皇家子嗣单薄,皇帝膝下目前只有一位长公主赵安玥。赵安玥受尽宠爱,顺风顺水的长到十五岁,正值及笄前后,大宴和大祁迎来战事,大宴连连败退,无奈投降。最终割三城,并忍痛将唯一的公主嫁给大祁将军顾淮景。*成婚当日,顾淮景回到洞房中,看到的就是一地狼藉。小公主身穿红嫁衣,站在洞房中,抬起下巴,朝他哼了一声“这个房间以后就是我的了,这里不欢迎你。”他笑了笑。*又横又怂不作死就不会死但明知会死还是要作死的小

插柳成荫 连载 90万字

佣兵1929
佣兵1929

现代佣兵周文意外魂穿到民国学生周文身上。他利用穿越带来的一颗佛珠的神奇功能,再加上后世带来的经验、知识和技能。打造了一只武功高强、军事技术顶尖的佣兵团队。他带领这支佣兵团,历经中原大战、淞沪抗战、称雄上海滩。装备了当世最先进的各种武器,最后投身于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带着兄弟们杀鬼子......

山有意 连载 541万字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李晋重生亮剑世界,成为新一团的一名小排长,并获得了战备系统,只要打鬼子,就可以获得贡献点兑换武器和粮食。面对如此诱惑,他果断带着手下去打鬼子,武器换了一批又一批,当李云龙知道后,直接跑过来打劫。“团长

浮云里的风 连载 496万字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凤凰北斗 连载 138万字

[历史] 大明公侯 衣山尽
[历史] 宦海风流 天堂发言人
[历史] 战国修罗传 御宅烟魔
[历史] 重生西亚之亿万富翁 墨罂粟
[历史] 大明之帝国再起 黑云长剑
[历史] 五代十国一儒生 远征士兵
[历史] 明风万里 石头比较多
[历史] 唐时归 长迷
[历史] 三国云飞扬 燕云
[历史] 汉家日月 江南蛰雷
[历史] 重生之朕即国家 东山小卤
[历史] 樱花下的血刀 雪夜中的十三
[历史] 医入白蛇 杏林庸医
[历史] 贼三国 pener(巴孤)
[历史] 淘宝大明 朝盖
[历史] 少女与枪与异界 猎人小姐还在做着梦
[历史] 重生明末当皇帝 夏烽原
[历史] 大明至圣 一叶一钢筋
[历史] 明末龙腾 风再起时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粉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小粉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4-12-11 23: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