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第21集《灵峰宗论导读》

灵峰宗论 妙音0 加书签

妙音0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粉书xiaofen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灵峰宗论》导读。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64面。

我们这一科是讲到止观篇。那么止观篇呢我们分成两部分,第一个是对治止观,第二个是圆顿止观。那么对治止观的目的,就是我们在修行之前有一些粗重的烦恼必须要先对治,所以我们必须假借不净、苦、无常、无我的四念处观来对治三界的粗重的烦恼,那么这个是有一点像是破障,破除烦恼的障碍,为我们作圆顿止观作前方便。

那么这个四念处观把我们的粗重烦恼调伏了以后呢,我们内心当中就有一些少分的寂静的境界出现,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进一步地修圆顿止观。那么这个圆顿止观主要的是观诸法实相,来对治我们心中的无明。

那么观诸法实相,根据天台宗的说法,就是观照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就是我们以空假中三观的智慧来观照我们现前一念明了分别的心性。那么这样子我们就能够慢慢地明白生命的真实相。那么在观察这个圆顿止观,我们可以分两个部分来进行,第一个是理观,第二个是事修。

一、理观:是偏重在修空观,就是观察我们这个明了心性它是假借因缘所生,从本性上来观察,那个常一主宰的我是不可得的,“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禅宗说是觅心了不可得。我们在理观的时候,就是以空观的智慧来破除心中的一个自性执,那么这样子就能够灭除我们无量无边的烦恼跟罪业,这个是约破恶来说的,成就那个圣道的功德,三乘的圣人都是在觅心了不可得的境界里安住。

二、事修:那么有了空观是不够的,我们应该继续修假观,就是事修。就是我们这个空观的境界是离一切相的,在空的境界里面佛也不可得、众生也不可得、一切相不可得,那是一切法如的境界。但是我们从空性里面出来,跟有相的境界接触,我们会遇到无量无边的众生,我们也会遇到无量无边的事情。如何正确地抉择一套待人处世之道,这个就是假观,就是事修的一个方法。那么这个假观的事修,我们总共六篇,现在讲第三篇,就是当我们从空性出来的时候,来到有相的境界,我们如何地抉择待人处世之道。这以下我们看蕅祖的开示,我们先把论文念一遍:

(三)以冰霜之操自励,则品日清高;以穹窿之量容人,则德日广大。以切磋之谊取友,则学问日精;以慎重之行利生,则道风日远。故曰忠以行已,恕以及物;又曰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

这段论文我们分两段来说明,第一段是一个别明,第二段是一个结劝。

第一段、别明

以冰霜之操自励,则品日清高;以穹窿之量容人,则德日广大。以切磋之谊取友,则学问日精;以慎重之行利生,则道风日远。

我们待人处世,这当中有四个内容,就是有关自励、有关容人、有关取友、有关利生,就是这四件事情,我们应该是以什么样的假名假相假用的态度来面对?先看蕅益大师怎么说。

一、自励:那么在自我要求、自励这方面呢,是以冰霜之操来自励。就是我们对于自我的要求是一个冰霜,就是一个非常严厉的操守来自我要求,这样子有什么好处呢?“品日清高”,我们的品德会一天一天地清高。要求自己是应该严格地呵责自己,身口意有过失不能有一点的感情,完全是理性的。

二、容人:那么前面是讲自励,这是讲容人,那么面对众生应该怎么办呢?——“以穹窿之量容人,则德日广大”,这个穹窿就是广大的意思,我们应该以比较宽厚的胸量来包容众生的缺点,这样子,我们的德行才能够广大。所以待人跟自我要求是不一样的,一个是冰霜之操,一个是穹窿之量。

三、取友:再看取友跟利生。那么我们如何来选择同参道友呢?“以切磋之谊来取友,则学问日精。”那么同参道友可贵的就是要能够彼此间互相切磋、学习,所谓的辗转相劝、相教忏悔,我有不好的地方你提醒我,你有不好的地方我提醒你,彼此间互相地劝谏、互相地增上,那么这样子学问能够不断不断地精纯,这是一个取友应该有的态度。

四、利生:那么“以慎重之行利生,则道风日远”,那么我们在做利益众生的事业,要紧的就是慎重。我们在自利的时候,是不用考虑因缘,就是印光大师说的,烦恼一起,当下就要叫它消灭,不必等待好的因缘。但是在利益众生、弘法的事业,这件事情是不能急切的,这个要等待众生的因缘。

我们看这个禅宗的传承:你看达摩祖师,达摩祖师他是开了悟以后才来到中国,他当时的福德智慧资粮都具足了,但是来到中国以后还在少林寺面壁九年,九年当中没有说一句话,他能够忍得住,因为他等待弘法的因缘。后来慧可大师出现了以后,才开始弘法。你看那个六祖慧能大师,慧能大师也是这样。慧能大师他以“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一个悟境得到五祖的印证,那么他离开的时候,五祖说“佛法滥起,不宜速说”,弘扬□□有很多的障碍,你现在因缘不具足,要往南边走。结果慧能大师到南边的山上偏远的山区在猎人队里面呆了十六年,这是不容易的。一个人他已经开悟了以后,他还能够为了众生的因缘等待十六年的因缘,他才正式出来弘法。所以说弘法的事业这件事情是不能急切的,要慎重,你要等待法的因缘的成熟,这样子的道风才能够日远,这样子你的法的弘传才能够久远。

那么这是蕅益大师有关的假观,就是自励、容人、取友、利生,有四个不同的态度,这是一个别明。

第二段、总结

故曰忠以行已,恕以及物。

那么面对自己的身口意是“忠”,就是竭尽心力,要求自己要尽心尽力。那么待人接物要紧就是“恕”,宽厚之心,待人处世要宽厚,要恕。就是一个忠、一个恕,简单地说。

孟子又说: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这个天爵跟人爵的差别我们引用孟子的话来解释一下。孟子曰:“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这个天爵就是仁义忠信,那么依止仁义忠信呢,乐善不倦,好乐修习善法而不疲倦,这个是天爵,这个天爵偏重在一种内心的功德。那么公卿大夫偏重在一种外表的名利,功名富贵,这是人爵。那么这个孟子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应该是先成就内心的仁义忠信的功德,你自然而然就能够召感外在的荣华富贵,“人爵从之”,这个意思。

那么内心的功德,前面说过了,一个是忠,一个是恕。就是我们观一切法空,那是无有少法可得,那也没有人可得、也没有事可得,那是一个绝待圆融的境界。但是你从空性出来的时候,你内心当中“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呢?——就是一个忠,一个恕。待人处世就是一个忠,要求自己是尽心尽力;对待别人就是恕,比较宽厚之心。那么以这样的天爵,自然就“人爵从之”,就是这个意思。我们看第四段,我们先念一遍:

(四)病是吾辈良药,消尽尘寰妄想,觑破此身虚幻,深明苦空无常无我观门,皆赖有病境耳!愿宽心耐意,安忍无厌,作随缘消旧业想,转重令轻受想,代众生受苦想。正不以不如人为愧也。

这个假观是说我们遇到病,有生病的情况,我们应该要修怎么样的假观来对治。病是吾辈良药。那么我们刚开始修行都是以凡夫的身心世界来修行,带业修行,带了无量无边的罪业,那么虽然我们积功累德,但是我们过去无量无边的罪业它还是起现行,就是有各式各样的病痛出现。这是怎么办呢?蕅益大师说,我们应该把病当作一个良药。这个良药它有三个好处,

第一、深明苦、空、无常、无我观门。

那么当然这个主要是无常,诸行无常。就是我们一个身体健康的人,我昨天身体很健康,今天身体也很健康,每天身体都很健康,我们很难体会无常,就是产生常见——我永远是健康快乐的。那么我求生净土干什么呢?那么一定是从无常的变化体验到苦,从苦体验到无我,从无我体验到毕竟空。那么这样的一种四大观门,主要是由病给我们的一个启示,所以病痛增长我们一个无常、苦、空、无我的智慧,这是第一帖良药。

第二、消尽尘寰妄想。

我们一个身体健康的人会打很多妄想,各式各样的事情要做,各式各样的名闻利养要追求。但是有了病痛呢,“消尽尘寰妄想”,这个染污的世界,这个有漏的世界对名闻利养的一种贪求之心,病痛它有这样的一种力量。

第三、觑破此身虚幻。

知道色身是不能久住的,时间到了宜安去,古德说了时间到了就换个房子。

那么这前面三种功德的生起,是皆赖有病境耳——有病痛的出现才能够使令我们成就前面三种功德。那么这三种功德应该是怎么样成就呢?这以下蕅益大师告诉我们修三种假观:

愿宽心耐意,安忍无厌,作随缘消旧业想,转重令轻受想,代众生受苦想。

那么我们对于病痛要紧能够“宽心耐意,安忍无厌”。那么这当中的宽心、安忍,这当中要做三种的转想:

一、随缘消旧业想:我们应该感到庆幸,我们是一个业障凡夫,带业修行,这个我们平常分期付款,每天生一点病,临命终的时候比较没有障碍。那么每一次的生病都是在消除一种罪业,这样子。你的病痛越多,消的罪业越多,这是随缘消旧业想。

二、转重令轻受想:那么我们今天发了菩提心的六波罗蜜的功德,跟这个过去的罪业接触的时候呢,就把这个重大的罪业的势力破坏了,就变成重报轻受。本来是到地狱去的,那么变成一种短暂的色身的病痛,这个就是转重令轻受想,重报轻受。那么前面两个是偏重在智慧,属于业果的智慧。

三、是修慈悲——代众生受苦想:第三个就不容易。那么我们在病痛的时候观想代众生受苦想。我们观想无量无边的众生很多很多的罪业,都由我一个人承当,我以这个病痛来代众生受苦。

这个代众生受苦,从缘起的角度,佛菩萨不能代众生受苦。这当中这个唯识的经论讲出一个理由:

众生的苦是从他自己的妄想生起的,佛菩萨不能深入到众生的妄想当中把他的苦消灭,因为既从心起、还从心灭。

你在做梦,你在自己的妄想当中编织很多的梦境,这个梦境除了你自己觉悟以外,谁也不能进入到梦境里面帮你解决事情。就是说痛苦如果是外来的、心外而来的,那佛菩萨有办法处理;问题是这个病痛的本身——“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病痛是自己的妄想所生起的,所以佛菩萨不能代众生受苦。

不能代众生苦,为什么要做代众生受苦想呢?

这个是修慈悲观。就是菩萨修这样的慈悲观呢,他有利于菩提心,他可以这样子修观——愿代众生受苦想,这是增长自己的大悲。所以,正不以不如人为愧也。我们在病痛当中能够往道上会,那么这样子的病痛增加我们的智慧、也增加我们的慈悲,刚好是一个修智慧跟慈悲很好的所缘境,那么反倒是一个很有利的因缘,不必以此而感到惭愧。

我们从过去的经验来看,初学者,如果一个烦恼很粗重的初学者,身体太过于健康,五蕴炽盛,这件事情是不吉祥的,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刚开始修行:身无病则贪欲乃生,贪欲生必破戒退道。刚开始烦恼粗重带几分病,等到烦恼淡泊以后,你要成就广大的弘法事业,这个时候身体健康就很重要了,这就是一个次第的问题。好看第五篇:

(五)身病易治,心病难遣。古云:“克己须从性偏难克处,克将去!”慈云大师亦云:“行人各有无始恶习,速求舍离;当自观察,何习偏重,呵弃调停取令平复,勿使行法唐丧其功。”夫恶习岂唯杀盗淫妄而已,二六时中,四威仪内,苟可动人念头者,最能折福损寿也!

前面的病是讲色身的病,这个地方的病是讲内心的病。就是我们身心有病,这一个修观对治方法。看现在讲这个心病。

身病易治,心病难遣。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灵峰宗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小粉书只为原作者妙音0的小说《灵峰宗论》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妙音0并收藏《灵峰宗论》最新章节。
文豪1978
文豪1978

社畜林朝阳为了工作忙的连相亲都没时间,穿越后娶了知青点最美的女知青陶玉书。以为是抱上了美娇娘,结果对方考上大学后便断了联系。家里人为此饱受闲言碎语的困扰,林朝阳却满不在乎,改革开放的浪潮正滚滚而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他哪有空为了一个女知青浪费时间?他本打算利用先奋斗几年赚上几个小目标,然后迅速躺平,从此当一条咸鱼,弥补自己上辈子兢兢业业赚钱却未曾享受过一天自在生活的遗憾。可还没等他实施计划,消失

坐望敬亭 连载 165万字

我夫郎是恶毒男配
我夫郎是恶毒男配

郑山辞穿书了,他穿成了恶毒男配虞澜意的炮灰丈夫。原主因缘巧合和恶毒男配虞澜意成亲,在奔赴小县城后虞澜意处处讽刺看不起丈夫,丈夫最后受不了联合蓝颜知己把虞澜意杀了。现在他在宴会上被人抓住和虞澜意同处一室,在大庭广众之下私会,虞澜意本想让男主和自己关在一起结果关错人了,现在他用袖子遮挡着脸,对着郑山辞怒目而视。面对众人的指责,郑山辞咬牙:“我娶。”郑山辞嘴里发苦,这人完全就是一个作精,侯府娇养的嫡哥儿

端瑜 全本 8万字

咸鱼世子妃
咸鱼世子妃

【正文完结】沈芙是个苟且偷生混吃等死的,能嫁进高门显贵的安王府纯属是捡漏。与世子爷定亲的大姐姐突发恶疾,就让在沈家过得谨小慎微的沈芙赶着了。世子心里没有她,沈芙非常明白。她心里也没有他。这世子爷虽位高权重,却也是京城出了名的暴虐杀神,她才不喜欢呢。世子疏离森冷,新婚夜便离开,婚后更是几乎看不到人影,沈芙一点也不在意。她忙着讨好公婆,忙着享受王府的富贵,根本没有时间管那个对她冷漠无视的丈夫。她的要求

如满月 全本 8万字

O变A后攻了龙傲天
O变A后攻了龙傲天

温柔(?)漂亮的腹黑攻x只对攻低头的龙傲天受晚十二点日更,封面是捏人,已购买商用权,画手@Dd简介:宋礼玉作为一个omega,主要有三大爱好:织毛衣、插花、煲汤。十八岁,突如其来的二次分化,他变成了一......

山川千野 连载 10万字

猎户家的乖软小夫郎
猎户家的乖软小夫郎

【全文订阅只需一杯蜜雪冰城钱,请支持正版!看完的宝宝可以帮我评个分吗!】顾柳是顾家村人见人夸的哥儿,家中活计一把好手性子也乖巧,然而他那黑心后娘为了点银钱,竟要将他嫁给邻村的泼皮癞子做妾。百般反抗无果,顾柳万念俱灰,寻了一条白布入山欲要轻生,却被一个猎户救下。那猎户生的高大魁梧,那一身狰狞的伤痕更是看的顾柳直发怵,谁料那猎户在听了他的事以后竟愿意出钱娶他!顾柳抹了泪,红着脸看向那高大的猎户:他这么

折酒三钱 全本 3万字

天台教观纲宗
天台教观纲宗

妙音0 言情 连载

佛法修学概要
佛法修学概要

让你迅速掌握佛法之修学次第!

妙音0 言情 连载

百法明门论
百法明门论

妙音0 言情 连载

唯识学概要
唯识学概要

妙音0 言情 连载

四十二章经
四十二章经

妙音0 言情 连载

八识规矩颂
八识规矩颂

妙音0 言情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粉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小粉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4-03-07 09: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