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凿空者
《嘻哈史诗看古今》转载请注明来源:小粉书xiaofenshu.cc
建元三年春,长安的桃花刚落尽,张骞在未央宫前殿第一次见到刘彻。十六岁的皇帝穿着黑色朝服,腰间悬着柄断剑,剑鞘上的“汉”字刻痕里还沾着血——那是上个月平定闽越时留下的。“听说你通胡语?”刘彻盯着他腰间的匈奴式皮囊,眼神像鹰。
张骞叩首时,听见自己的心跳声。他想起在陇西做郎官时,曾跟着商队去过月氏,见过大漠里的海市蜃楼,也被匈奴人追得躲进胡杨林中。“臣曾在匈奴左部做过质子,”他抬头,“能识水草,辨方向。”
刘彻忽然起身,展开墙上的羊皮地图。西域诸国的名字用朱砂标着,大月氏、乌孙、楼兰,像撒在黄沙上的红豆。“朕要派人去西域,”皇帝的指尖停在大月氏的位置,“找他们一起打匈奴。你敢去吗?”
殿外传来风沙打在窗棂上的声音。张骞摸了摸腰间的玉佩,那是妻子绣的并蒂莲,离家时被他塞进皮囊。“敢。”他听见自己说,声音比想象中沉稳,“但需带些中原物产,以示诚意。”
刘彻笑了,露出犬齿:“早给你备好了。丝绸、漆器、茶叶,还有...”他拍了拍手,几个武士押着个蓬头垢面的人进来,“堂邑父,匈奴射雕手,给你当向导。”
那匈奴人盯着张骞腰间的皮囊,忽然用胡语骂了句。张骞听懂了,是“叛徒”的意思。他想起在匈奴帐中,堂邑父曾教他射大雕,两人分食过一只烤黄羊。“他会说汉话,”刘彻说,“你们路上有的聊。”
出长安那天,妻子追到城门口,塞给他一包苜蓿种子:“听说西域的马爱吃这个。”她的眼睛肿得像桃,鬓边的桃花簪子歪了,那是他去年从胡人商队买的。张骞接过种子,触到里面还有块硬饼,用帕子包着,上面印着她的指纹。
河西走廊的风像刀子。堂邑父骑着骆驼走在前面,忽然举手示意停下。张骞顺着他的目光望去,看见远处的沙丘上,匈奴的斥候像黑点般移动。“右贤王的部众,”堂邑父用胡语说,“他们换了新的狼头旗。”
一行人躲进石缝里,听着匈奴人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张骞摸了摸藏在骆驼鞍下的符节,竹制的节杖已经磨得光滑,顶端的牦牛尾在风沙中掉了不少毛。他想起刘彻临别的话:“持此节,如朕亲临。”
被俘是在一个月圆夜。他们刚找到水源,匈奴骑兵就从沙丘后冲出来,月光映在他们的弯刀上,像极了长安太液池的波光。堂邑父的箭射穿了三个匈奴人,最后被一根套马索拽下马。张骞护着符节往戈壁深处跑,却被块石头绊倒,符节滚进沙坑,他扑上去用身体盖住。
“汉人果然惜命。”右贤王的声音从头顶传来。张骞被拎起来时,看见对方腰间挂着的汉人首级,头皮上的头发还在随风飘动。符节被抽走,右贤王把玩着牦牛尾,忽然用汉话问:“你们要去大月氏做什么?”
“通商。”张骞擦去嘴角的血,“大汉皇帝想和西域诸国交朋友。”
右贤王大笑,露出被马奶泡黄的牙齿:“交朋友?当年月氏王的头被我单于做成酒器时,你们汉人在哪?”他一挥手,“把他们押到单于庭,我要看看,汉人能在草原上活多久。”
在匈奴的帐中,张骞成了人质。单于给他换上羊皮袄,却没收了符节,只允许他每天在帐外走动三次。堂邑父被派去放马,有次偷偷塞给他块奶酪:“单于想让你娶个胡妻,安定下来。”
那夜,张骞梦见妻子在长安街头卖绣品,阳光落在她发间,像撒了把金粉。醒来时,看见帐外站着个匈奴女子,手里捧着一碗马奶酒。她叫阿依夏,右贤王的侄女,眼睛像天山的湖水般蓝。“汉使,”她用生硬的汉话开口,“我教你编马鞭。”
编马鞭的牛皮绳磨破了张骞的手掌。阿依夏笑着递来一块羊皮:“汉人的手,该拿毛笔,不是拿这个。”她的手腕上戴着串汉人铜钱改的手链,他认出那是武帝初年的五铢钱。
三年后,张骞学会了匈奴人的礼节,能跟着他们一起围猎,甚至用胡语讲笑话。单于渐渐放松警惕,允许他参与部落会议。堂邑父趁人不注意,在他耳边低语:“大月氏西迁了,听说去了大夏。”
机会在一个雪夜降临。单于带着主力去攻打乌孙,帐中只剩老弱妇孺。张骞摸着藏在毡帐下的符节,节杖上的刻痕已经被他摸得发亮。阿依夏忽然掀开帐帘,手里攥着两把马刀:“我送你们走。”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退队,然后捡到问题美少女》《真灵九转》《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探虚陵现代篇》【天空小说网】【顶点小说网】《灵能者不死于枪火》《岁岁平安》《圣拳!》《回到过去做财阀》
111永恒的不死鸟1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粉书xiaofen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嘻哈史诗看古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小粉书只为原作者111永恒的不死鸟1的小说《嘻哈史诗看古今》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111永恒的不死鸟1并收藏《嘻哈史诗看古今》最新章节。